您当前位置:首页

长安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1-04-16    来源:政务公开账号    发文字号:
【字体: 】    打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137在石家庄市长安区
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按照会议安排,我进行简要报告。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长安发展史上极不寻常的五年。
五年来,我们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抓项目、强产业、稳增长,诠释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长安实力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地区生产总值380.5亿元增至584.6亿元,年均增长7.8%,是2010年的3.2倍,实现了翻一番目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8.14亿元增至63.82亿元,年均增长5.8%,总量始终保持全市前列。服务业增加值315.9亿元增至496.9亿元,年均增长8.9%。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完成1445.4亿元,年均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92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累计完成8.06亿美元一、二、三产比重由0.4:16.6:83调整到0.1:14.9:85。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0.1%。市场主体突破13万户,总量位居市内四区首位。连续三年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省第二、省会第一;连续三年荣获“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省第一。
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安排亿元以上项目124个,列入省市重点项目34个,投资总量、项目数量均居全市前列。83个项目相继竣工,100余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1+3”现代产业累计签约落地项目101个,总投资177亿元
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建成投用商务楼宇96栋,税收千万元以上楼宇达到16栋,其中超亿元楼宇5栋7家银行省市总部、20家保险企业河北总部先后入驻,金融业在三产中比重达到20%。南三条市场、国际贸易城和28家专业市场持续发展,直播电商等新型模式不断涌现。
产业升级不断加速。国家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深入实施,10家企业完成搬迁,谋划建设了一批品质商务综合体。打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21家,省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6家,市级以上众创空间13家,位居全省县域创新驱动发展A类行列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992家,科技型小巨人企业33家,高新技术企业144家,获评“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区”,连续三年上榜“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省第一。商标注册总量达到3.1万,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唯一的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挂牌运营,我区被评为“河北省知识产权试点区”。
五年来,我们坚持美丽长安目标,抓建设、重管理、优生态,展现功能完善秀美宜居的长安印象
城区更新有序推进。整治提升老旧小区355个,棉三生活区改造成为全省样板。棚户区改造累计开工17873套,竣工13831套消除D级危房39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97万平方米,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扎实开展房地产开发项目清理规范和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165个“解遗”项目得到有效解决35个城中村改造工程启动,12个城中村实现回迁
城市管理高效规范。在全省率先启用“网上办案”系统,在全市4G综合指挥系统,率先启用无人机全域航拍监测创造性实施“连并托合”模式,201个小区实现规范管理,创建市级“金牌红色物业”9。持续开展占道经营、店外摆放、广告牌匾、露天烧烤集中整治行动打造了10条精品街道。新建封闭式、标准化便民市场7座,在全市率先完成占道市场“退路进厅”目标。荣获首届“省级文明城区”称号,高质量完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任务,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做好市政工程征迁,地铁一号线、二号线顺利开通,解放大街、联石丰两条主干道如期通车。四镇区域发展统筹推进,污水处理厂完成扩建,38条村级路建成通车。完成55城市道路整修修补路面5万平方米、便15万平方米。建成垃圾转运站16座,全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生活垃圾分拣中心建成投用。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95%以上,镇村积存垃圾得到有效清理。月季公园、藤园完成升级改造,西兆通公园建成投用,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4%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完成气代煤、电代煤19433户,“散乱污”企业实现动态清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36.1%和38.4%,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减排任务。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强力实施“六尘共治”,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2020年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204,同比增41被评为河北省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先进区96名各级河长实现常态化巡查巡护,“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已成常态。全民义务植树250余万株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完成征地1.6万亩
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惠民生、强保障、保平安,答好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长安答卷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创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4建成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57居全省第一高标准完成47所配套教育设施移交,建改建幼儿园15所,市级普惠园达24新增学位1.6万个,生均面积达10.9平方米,位居全市前列。我区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先进区”“区域教育发展协同创新项目试验区”。稳步推进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102种药品平均降幅50%以上。我区被评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国家级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河北省健康促进县(区)荣誉。深入开展群众冰雪运动,组织文化惠民活动780余场次。安装健身工程或健身路径278套,社区体育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圆满完成。
民生保障日益完善。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2020年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到33.79亿元,占全部支出的84.6%。五年新增就业13.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5166元,年均增长7.8%。为1.5万余名劳动者追讨欠薪3.1亿元。城市低保、特困人员补贴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66元和1149元,年均增长10%以上。救助低保对象、特困人员19.2万人次,发放各类补贴1.1亿元。养老机构达到26家,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小微嵌入式照护中心69家,长安社区老年公寓荣获全国敬老模范单位。公共保障房累计实物配租9503户,发放廉租住房补贴490.7万元。严格落实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发放各类优抚资金4705.6万元,全市唯一的退役军人专属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建成投用。城乡居民医保征缴人数连续两年位居市内四区首位。圆满完成行唐县、赞皇县脱贫攻坚对口帮扶任务,16个村如期脱贫出列。
社会治理扎实推进。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在全市率先建成高标准群众工作中心。培育市级“放心消费示范单位”23家,创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6家、市级5家。持续开展违法广告等专项执法行动扎实开展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一大批消防隐患彻底消除,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征兵和民兵整组高质量完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成果,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金融、防汛、防灾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持续整改。双拥共建、妇女儿童、外事侨务、青年发展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成就。
五年来,我们坚持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导向,提效能、优服务、转作风,彰显强化政府自身建设的长安态度
依法行政得到加强。深入推进依法治区和法治政府建设,重大行政决策全部法制审核,政务公开依法进,“三重一大”事项坚持集体研究,权力运行更加阳光透明。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537件、政协委员提案572件,满意率均达95%以上。办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交办22.3万件。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文明执法取得新成效。我区被评为全省“六五”普法先进区
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450项政务事项、326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16个街镇综合服务中心规范运转,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深化“四医联动”改革,组建长安医疗集团,分级诊疗制度得到规范。全区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圆满完成街镇改革任务,下放审批事项80项、服务事项34项、行政执法事项64项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全面落实。44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圆满完成。
作风建设全面发力。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个维护”。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中央项规定,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干部队伍作风明显改善。持续压减“三公”经费,重点领域监管制度进一步健全,审计工作全面加强。“双创双服”“三深化三提升”“三创四建”型”机关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为长安争光、为省会添彩”主旋律进一步弘扬。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勇于使命担当,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矛盾不回避的五年;是我们用实干诠释初心,用实效凝聚民心的五年。我们始终坚持从制约发展的瓶颈入手,从群众关心的实事做起,一路砥砺奋进、克难攻坚,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服务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连年稳居市内区前列,相继解决了一大批遗留多年的重大历史问题,出色完成了多项省市领导关心、群众关注的硬骨头任务,创造了一批在全国扛旗争鼎的特色亮点,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49项,省级荣誉116项,市级荣誉262项。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长安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开拓奋进,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一是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举全区之力,从快、从严、从实抓好疫情管控,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5家单位和2名个人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获奖数量全市第一。特别是今年全市疫情发生后,迅速激活应急指挥体系,疫情防控高效推进、执行有力。各级各部门担当奉献、昼夜奋战,171个社区(村)第一时间封闭管理,高速、国省道出入口筑牢“三道防线”,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全域消杀、物资供应、滞留人员疏解等工作科学组织、有序推进隔离场所规范化管理工作得到了国家卫健委、国家高级别专家和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全区7800余名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退役军人坚守社区村庄一线,1493名医务人员逆行出征,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强防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律、守望相助,绘就了团结抗疫的时代画卷。我们用实际行动,守住了一方平安,为省会大局作出了长安贡献。在此,向所有参与抗疫斗争的英雄们、战士们,向所有关心支持长安抗疫斗争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二是区域经济逆势增长。我们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实际利用外资等3个指标增速均居市内四区首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2个指标总量保持全市前列。12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6.1亿元,服务业税收达到5.8亿元,同比增长5.3%2020金融业实现税收20.5亿元,同比增长8.3%。组织各类促消费活动120余场,夜间营业额占全天营业额比重达到32%。市民服务中心顺利启用,涉及16个部门241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营商环境持续改善被评为“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国家级联系点三是城市建设破难攻坚。50天完成棉五小区2905套居民住宅、14家非住宅单位、860家商户的征迁工作,拆迁面积达28万平方米,创造了全市面积最大、户数最多、用时最短、机制最新、群众最满意等多项纪录。43天解决遗留26年的三条小商品第一市烂尾问题打造了全市征收工作新标杆。坚持铁腕治污,空气质量综合指数6.05,同比下降12.1%,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四是民生福祉日益增进。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4669套,超年度任务546套;74个老旧小区完成综合整治,123个老旧小区“红色物业”巩固提升新投用小学、幼儿园7所,增加学位近7000个,新增省级示范性高中市级普惠性幼儿园2入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优秀试点县(区)家庭医生签约率46%,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5个社区被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按时完成。
各位代表,五年的成就振奋人心,来之不易。这是区委统揽全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人民和社会各界团结一心、拼搏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全区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支持长安发展的朋友们、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类大项目、好项目不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不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大、成效不够明显,项目落地慢、推进慢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三是城市建设不够均衡,东北部区域交通、供水、供暖、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改善;四是环境治理任务还比较重,大气质量改善依旧任重道远;五是营商环境仍需持续优化,干部队伍作风仍要不断加强。对此,我们一定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
 
各位代表,“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5%左右。
主要抓好七项战略任务:
(一)突出产业带动,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升级。打造“中山东路繁华商业带”。完善大型商业综合体配套服务功能,带动企业总部、城市旅游、商务会展等业态集聚打造“和平路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带”。引导老工业基地向“科技智造”转型。谋划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加快推进医药博物馆、纺织博物馆等工业主题公园和文化产业园建设。利用焦化厂、石钢腾退土地,高标准谋划打造新商业地标打造“滹沱河都市文旅康养和滨水经济带”。培育壮大文化休闲旅游、医疗健康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小镇,重点发展高端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打造省会滨水经济发展样板。
(二)突出丰富多元,推进城市经济扩容提质。做强现代商贸。实施消费扩容升级行动,推动线上线下多业态融合。加快传统业态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各类专业市场向新型商业业态转型。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商圈”发展楼宇经济。积极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培育更多税收千万元和亿元楼宇。加快广安大街沿线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培育多元业态。加快“网红直播供应链基地”建设。谋划建设智慧信息产业园区和5G园区。培育壮大夜经济消费。
(三)突出科技引领,推进改革创新突破深化。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实施科技型企业“培优计划”,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保持在1000家以上。持续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提升企校科研水平。鼓励支持京津高校、科研院所与长安区共建公共研发平台。加快培养一批本地创新领军人才。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继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四)突出统筹协调,推进城乡建设均衡发展。推进城市更新。持续改善老旧小区环境,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强城市道路、市政设施建设和维护。新建大型垃圾压缩站和垃圾转运站。加强城市管理。完善城管“网上办案”和智能指挥系统。持续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巩固扩大街镇综合执法改革成果持续做好老旧小区管网升级改造推进乡村振兴。一批现代化田园综合体。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本土优质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全面推进东北部新城区路网、垃圾转运、污水处理、供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五)突出绿色发展,推进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持续开展扬尘治理攻坚,加强重点企业监管,确保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统筹推进水资源利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有序推进自备井关停。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推动滹沱河沿岸建成省会绿色发展示范区。
(六)突出普惠共享,推进民生福祉稳步增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积极做好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统筹推进中小微企业发展,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坚持优质均衡、公平发展战略,发挥优质教育品牌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内、校际间办学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落实困难人员托底保障,加强退役军人服务管理,推进健康、医疗、养老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规范公租房、廉租房审核配租等工作。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基层医疗卫生设施装备水平,提升基层医护人员素质能力,发挥疫情防控“哨点”作用,增强基层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加强疾病和健康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演出100场以上。实施街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质量提升工程,确保区级公共图书馆和文化馆规范达标。推进东垣古城遗址保护性开发。
(七)突出和谐稳定,推进社会治理完善创新。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和消防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巩固提升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深化“智慧安防社区”建设,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坚决打击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民兵组织建设。
 
三、2021年主要任务和重点工作
 
2021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左右,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聚焦项目引领,拓宽稳定增长新空间。强化项目建设。全年安排省市重点项目11个,计划投资57.5亿元实行重点项目月调度机制,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建设。提升招商成效。招引落地一批补短板、惠民生、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强和平路沿线企业腾退地块项目策划,谋划建设支撑性税源项目。深度包装项目50个以上。全年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左右。优化营商环境。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街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开展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小微企业、创业就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
(二)聚焦产业升级,厚植城市经济新优势。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年内新增税收千万元楼宇3栋以上、亿元楼宇1栋以上积极协调河北铁塔集团、河北银行新总部选址,力争华为鲲鹏研发中心、天津银行等企业总部入驻。大力推动产业链招商,形成更多品牌楼宇、特色楼宇。做优做强商贸服务业。打造勒泰中心全市知名特色商业街区品牌。助推10家外贸企业与省级跨境电商平台合作。加快金地中心项目建设。推进南三条市场、国际贸易城发展。加快推进世界湾、云际数瀚等省级直播基地建设限上社零额企业保持在140家以上丰富城市经济业态。抓好蜂巢众创、万方中天等项目建设打造夜经济特色街区,力争夜间销售收入占全天销售比例35%以上。鼓励小店经济发展,促进首店经济发展。推动2家企业挂牌上市。制定《长安区滨河片区规划》。
(三)聚焦科技创新,培育转型发展新动力。培育创新主体。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扩量提质计划。引导老工业基地向“科技智造”转型。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保持900家以上。打造数字产业和高科技产品展示创新基地。创新载体支持建设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开展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达标行动。加大对科技企业孵化载体支持力度,确保我区市级众创空间保持在10家以上。构筑人才高地鼓励创新主体加大科研投入。力争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培养一批专业型、技能型人才。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在我区转化落地。
(四)聚焦品质提升,打造靓丽城区新名片。推进城市更新改造。积极推进棉五生活区回迁楼建设,启动东庄、西庄回迁区、南五女等城中村拆迁改造。继续做好土地储备。高标准完成89个老旧小区改造继续推进D级危房治理。加强城市精细管理。坚持全国文明城、国家卫生城创建标准,持续开展市容市貌整治。积极申创省、市级园林单位庭院(小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强街镇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持续规范物业管理。常态化推进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整治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修建6条市城建计划支路。做好北宋南路、古城东路景观整治。持续推进老旧小区管网升级改造提升供热质量。扎实推进四镇区域人居环境、基础设施提升行动
(五)聚焦精准治理,构筑碧水蓝天新景象。重拳治理大气污染。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持续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大力实施生态修复。严格落实河长制。全年关停自备井92眼。加强涉水企业监管。推进西兆通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做好已搬迁工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强化环保监管执法。实施生态环境考评问责各街镇大气治理排名通报制度。始终保持对环境违法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对非法排污、扬尘污染等违法行为“零容忍”。
(六)聚焦共建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新期盼。常态长效抓实疫情防控。加强社区(农村)网格化管理。加强商场、超市、集贸市场等重点场所和住宿餐饮等重点行业管控。加强校园疫情防控。加强流行病学调查、核酸检测、物资保障等工作。引导广大群众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年内组织招聘会10场以上,技能培训2000人以上,新增就业1.8万人。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做好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工作扩大社保覆盖面。全年发放各类救助资金3000万元以上。深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年内新增2所市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加强教师交流和师资力量配置,促进教育服务均等化。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社区(村)一体化管理“十统一”建设,切实提高“四早”能力。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繁荣发展文体事业。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组织举办系列文化惠民和文化进社区活动。积极推广冰雪运动,完善公共体育健身设施。打造石酒文化创意产业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突出抓好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加强消防隐患排查整改,确保全区安全形势持续平稳。抓好“智慧安防社区”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做好“八五”普法工作,完善社会矛盾多元预防调处机制。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完成社区(村)“两委”换届工作做好防汛防灾工作。继续做好审计、外事、人防、红十字、妇女儿童、青年发展等方面工作。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一)坚守政治本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提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
(二)提高履职能力。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民主集中制、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国家安全责任制等制度。深入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和“三基”建设年活动,大力弘扬“为长安争光、为省会添彩”主旋律,积极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三)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支持监察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四)加强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持续开展纠正“四风”和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活动。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以政府开支的“减法”做好民生改善的“加法”。加强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等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坚决守住廉洁从政底线,让铁规铁纪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遵循。
各位代表!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新的征程即将开启。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拼搏,乘势而上,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经济强区、美丽长安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