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长安区十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5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01-22    来源:教育局    发文字号:
【字体: 】    打印

赵卫东委员:

            您提出关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解决小学三点半难题,减轻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负担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坚持多元化,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长安区各学校课后服务采用“5+2”模式,时间为周一至周五,每天2小时,结束时间不早于下午6点。在此基础上,各学校通过“一校一方案”建立适合自己学校的弹性离校制度,家长可分时段接孩子,解决课后“三点半”难题。各学校立足实际,发挥教师专业特长,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全区开设体育类、艺术类、美术类、科普活动、劳动实践、非遗、民俗、传统文化等各类优秀社团及兴趣小组380个。目前,长安区已涌现出一批特色突出的课后服务先进学校,保利启新小学和复兴大街小学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保利启新小学深入落实中央“双减”政策,积极践行科学育人理念,开展“1+X”课后服务模式,开设阅读、软式棒垒球、泥塑、古筝、定格动画等课程,有效减负增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复兴大街小学依据“五育并举”原则,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科学组织实施课后服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基础+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二、动员专业人员参与

      由社区、区关工委、高校团委组织有资质、有意愿、素质高的社区志愿者、“五老”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等,进校参与小学校内课后托管服务,协助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减轻教师压力。

    一些校外专业人士参与到课后服务工作中来,如,复兴大街小学邀请了城市人文公共空间刘治宗舞蹈家工作室优秀教师,为孩子们送上创意舞蹈公益课;翟营大街小学的课后服务教师中,有6名河北传媒学院的学生和3名家长志愿者参与其中,他们为学生进行播音主持、语言表演、简笔画等内容的授课;建设北大街小学文字文化特色课程之金文创作社团活动中,两名家长志愿者参与协助老师辅导学生进行金文创作。社会资源的参与不仅丰富了暑期托管内容,也减轻了教师负担。

    三、加强教师培训提升

利用多种形式、渠道对学科教师进行培训,根据上级主管部门通知,安排国培、省培、市级预备骨干教师培训;本区组织的音乐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美术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通过我区13个名师工作室开展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提升学科素养。通过以上等形式,加大学校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为实现课后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引入机构参与课后服务

           根据上级工作部署,下一步,引入有资质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校园参与课后服务,更加丰富课后服务的内容和形式,减轻老师的负担,真正服务于师生,依据每所学校的实际需求,确定特色活动内容,让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更多可支配时间。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以上答复,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长安区教育局

                                     2024年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