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委员:
您提出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长安区教育局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两年多措并举,积极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具体如下: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领导
要求全区中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部门,建立起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二、打造“阳光心理”特色活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预防与发展为重点,因此,我区坚持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基础,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其耐受挫折、积极行动、享受快乐的能力,重点打造3个“阳光心理”特色活动。
(一)阳光成长系列之“亲生命 爱生活”“亲社会 爱生活”主题系列活动。春季学期举办“亲生命 爱生活”活动,通过“约会生命”活动、“邂逅美好关系”主题课,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中生命之美,体会人际交往中的关系之美,吸纳资源,收获成长之美。
(二)“向阳花”校园心理剧比赛与特色展演活动。每年3—5月举行此项活动,已开展15年共打造500余部优秀剧目。“小舞台,大人生”,学生、家长和老师一起将生活搬上舞台,通过“创作——表演——观赏——讨论——反思——行动”六环节,展现学生心理困惑,探讨问题解决方向,引人共鸣,促人反思,予人希望,给人指导。2024年5月22日,石家庄市长安区“和谐家庭 亲子共成长”校园心理剧展演在复兴大街小学举办。石家庄市教育局、长安区教育局、十几个区直单位相关负责人和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学生家长代表等近300余人参加了现场活动。此次展演节目包括:宣导片《家是什么》、家庭教育主题优秀校园心理剧展播、亲子访谈、诗朗诵表演《为你写一首诗》、专家点评等。其中,展演剧目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三个学段的剧目,均是通过今年区校园心理剧比赛评选出的优秀剧目。将人上大学之前的求学经历串成一条线,展现了不同学段时,家庭中发生的故事。真实生动,引人思考。通过现场分享和专家点评,将剧中所表达的教育理念分享给在场的每一个人。此次活动被光明网、中国新闻网、石家庄教育发布等主流媒体报道。
(三)“心晴心理”空中课堂活动。在中高考前后,开学前后等重要时间节点,开设区级名师心理课堂,组织录制下发《陪伴孩子,修行自我》《正向沟通,赋能考生 》《开学前后学生心理疏导讲座》《作息规律身体好》4节;受益学生及家长近5万人。
三、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要求全区中小学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每两周1节。组织区本师资培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的设计与实施》主题讲座,以及中小学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实操培训,提高教师上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的能力。2023、2024年组织了区“家校携手助成长”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空中课堂、“邂逅美好关系”主题心理录像课、心理班会优质课、家庭教育优质课等多项评比,评选出150余节优质课。
四、加强师资培训,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模式
积极推进师资建设,我区通过外请专家和挖掘区内骨干教师资源,培训提升现有教师工作胜任力。2023年专门召开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园)长、德育干部共计200余人参加“从心启程 为爱出发”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工作推进会;组织全区中小学教师500余人参加“2023年河北省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2023—2024年组织长安区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教师能力提升系列培训2期10场,共有德育中层干部、教师240余人参与此次连续培训;2024年组织500余名中小学校领导和教师参与2024河北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网络培训。
为帮助缺乏专业师资的薄弱学校做好心理健康工作,我区设计了全区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基础模式,以月为单位,每月一主题,每个主题下对应多种心理活动及心理班会课。各校可根据实际,从中选择并开展活动。2024年上半年我们通过培训的形式推广此模式,帮助薄弱学校起步,辅助重点学校拓展。
五、积极推进心理辅导室建设
积极推进落实我区心理辅导室建设工作。开展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检查,通知督促中小学建设完善已有心理辅导室,新建学校(中学3所、小学8所)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在2024年底之前完成心理辅导室建设工作。
六、重视发展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深受家庭、社会的影响,近年来,我区不断健全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先后荣获“首批河北省家庭教育示范区”“河北省家长学校课程实验区”等多项称号。今年,由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通过努力,逐步构建起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格局。
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通过建立区级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区—校”两级家长学校、编写长安区家庭教育读本、建设家校(园)合育室试点、开展家访等工作,提高家庭育儿水平。二是联合社会优质教育力量。将家庭教育工作纳入全区“创建文明城市十大提升行动”,聚全区之力,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同时。充分发挥“五老”独特优势,开展青少年心理关怀。
七、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方面,区妇联也做了有益探索
长安区妇联以及省级“儿童之家”及市级“儿童友好家园”为平台,为特需儿童提供个性化服务。启动“公益100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干预项目”。该项目依托长安区妇联巾帼志愿者服务队(专家导师团),集结20位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以及学习动力指导师,为长安区广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公益100”项目采用“统一受理、分类处置、全程跟办、专业服务”的模式,为少年儿童提供“咨询-跟进-回访”的全流程线上线下心理健康服务。
长安区教育局
2024年7月1日